作者:肥肥猫,供职于英国某顶级律师事务所,知乎最高赞答主,回答被收藏数百万次。尤其在职场难题、个人能力提升等方面有独到见解。
千万要看到最后,文末有福利
在我更年轻一点儿的时候,我特别怕和一类长辈聊天。
坐下还没两句话,屁股都没坐热,水都还没兑上热的,一张口,就是问你“所以,你未来有什么打算啊”。
什么打算?您管得着吗?
何况,你谁啊?我吃饱了撑得要和你花费心力口舌编一个五年发展纲要给你?
再说了,为什么一定要对未来有如此深远复杂,盘盘皆到的计划?为什么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一些其他的目标而做的铺垫?为什么活着本身就不能是活着的意义?
当然,我完全懂这些提问者在问什么。
所谓未来有什么打算,就是问你:年轻人,告诉我你有什么远大的志向,告诉我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再和我们说说你又要打算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。
我也很知道他们想听什么。
这时候你必须扮演出一个对自己的前途深谋远虑,把人生的一切可能在面面俱到的考虑到以后已经得出一个方案的人。
但是,这类问题真的很让人烦躁。
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,我没什么志向。何况您自己,也不是什么大人物。大家都是平凡人,别在这瞎折腾了成不。
我也拿不出,也懒得去计划一本个人版的三年计划和五年发展纲要。
如果非要我拿出来,那我只能明确的告诉你:我一年内最大的目标是养一只猫,三年内最大的目标是能减肥。
当然,我不会傻到真的和提问者说这些。作为一个情商还不差的人,自然会现编一些车轱辘空话套话,把场面应付过去。
但说真的。从古到今,立志的人多了去了,成事的有几个?
有志者,事竟成,其实是一句千古鸡汤罢了。
立志有什么难的。每一年的8月31号,每一家每一户的学生们都在立志——这学期一定要勤奋,每一节课都不能开小差。这事情我干过,你也一定干过。
最后呢?当年每个学期开学时订下的目标,到期末的时候有几个人做到了?
当然,我们现在知道,智力有差异,注意力也有差异,甚至于自制力和意志力都有先天差异,就和人的肌肉含量一样,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。
连小学生的计划都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的,你又有什么信心,能拍着胸脯和人说我对我人生的大政方针一定有信心有把握实现?
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,但我们从小都是被按照人才的心理去培养的。能严格的订立目标并且长期自律的人并逐步实现的人,一百个人里未必有一个。大多数人过的是随波逐流的生活。
随波逐流并没有什么不好,只是说明你是一个普通人,就和绝大部分人一样。我们的人生注定不会有惊天动地的伟业而已。
但可悲的是,为了不埋没那百中无一的天才,我们的教育系统,我们的评价体系,牺牲了99%的普通人的平凡与快乐。
精英价值观被高高挂起,灌输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田,诱导他们,威逼他们,吓唬他们,让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立下极其远大的志向,并催促他们开始奔跑,逼他们夸父逐日,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欲望不可能的在饥渴中煎熬,然后再让无情的现实击碎99%的人的梦想。
让他们在付出努力后怀疑人生,让他们在一次次下决心,做计划,苦熬,等待之后让他们去面对一切并无卵用的失败结果。
让大多数人订下注定不能实现的计划和愿景,是极其残忍的,是一场不断承受着的无边火狱,在求之不得中求死不能。
把人逼成这样,倒算是对得起他们了?
志向过于高远对于普通人来说多半不是什么好事。许多人明明能力和禀赋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和事务性的工作,却常常对身边看不惯的东西痛心疾首,常常觉得自己要大展宏图,要如何如何改变世界。
有些刚入行的人,在自己的阶段内还没没搞明白门道,就已经开始眺望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,无论给他们多大的机会,他们依然还是嫌自己的成长太慢。
尽管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力无法解决的因素阻碍快速的成功,他们还是到处求仙问药,希望能捡到个吃一口能抵别人练半辈子的别人半辈子的成长大力丸。
于是四处张望、到处寻找机会。对当下不满早已是今天80、90后的常态。
就算给了他们新的更好的机会,板凳还没坐热,他们又在丰富的想象力和同学朋友公众号的口口相传下,想着一定有更“适合”自己的机会。
因为人人都爱跟周围人比较,于是走捷径获得眼前利益的人,往往成为人们眼红与效仿的对象。
这种浮躁心态简直就像病毒一样在我们这代人种蔓延着。
这些人做事情时,永远脑子里想着更高一层的目标,导致做任何事情都觉得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,心思都在别处,于是时间被以“完美主义”、“拖延症”之类的流行词名义严重的浪费了。
因为过去三十多年一贯如此,导致他做根本就没有完整的做完过任何一件事情,这结果令到这些人差不多一无是处。
所谓好高骛远,就是说这类能力追不上志向的人,或者说,被洗脑了的大多数人。
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大大方方的承认,这世上大部分人,包括你我,都不是天才。为什么不能承认,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禀赋和不可替代的能力?
明明都知道痛苦来自于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值,却又不允许普通人能够活在当下,反而嘲讽那些怡然自得,安于现状的平凡人,用无数的鸡血和目标冲击他们脆弱的神经。
大多数有焦虑的孩子,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压力,这主要是父母给他们心中种下的。
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苛责,他们必须不断的表态和自我检讨才能在家里换来片刻的安宁。
到长大以后,这些人的关注点往往是压力本身——例如30岁之前就要做到什么,而不是压力背后的实体——例如为啥是30岁而不是32岁,40岁?30岁作为一个标杆有什么实际的意义?
我们一直以来都被告诫,唯有不断地进取,才能获取实力和资本,才能为自己赢得成长和成功的机会。
但似乎没有人告诉过我们,进取是很累的,要搭上一辈子的轻松;进取是冒险的,可能奋斗一辈子也依然没有任何改善?
任何进步都是要付出对价的,只是需要有人问一句——为了这个进步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?又该如何弥补?这其实是个很个人的问题。
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奋斗的风险、成本、收益这些做决策前所有需要知道的东西都不保留的告诉年轻人,再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要不要奋斗呢?
反正努力就一定不会错?这种鸡血天天打,不是忽悠是什么呢?
再者说了,非要“克服千难险阻”去做一件事情,就那么有仪式感?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也许是必要的。然而,仅靠目标做动力,这种动力就是强迫式的。有这种动力的人非常容易焦虑。
一个简单的道理:如果一个事情你做起来很难,那就绕过他。
就让他们认下命格天花板又能怎样?就让他们认下能力的上限,为什么不能让他们不要为了虚妄的奋斗主义洗脑而耗尽自己的人生,从而在摆脱可望而不可得的痛苦后,能够真正获得解脱,换来人生幸福的新生?
现在大部分人的问题不是没有志向,而是志向太大了。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万中无一的主角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可以平凡,自己更不能被埋没。
心灵的不平静形诸于外,整个人呈现出一股张牙舞爪的饕餮姿态。
事实上,现在但凡受过一点高等教育的人,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之后的状态,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,江湖上多少有些朋友和资源,父母妻子也不至于吃喝犯愁,还要怎么的?
天天叫嚷着创业上市,每天抱着战略管理的书和自己较劲,你真觉得天底下所有的好处都能在这一生被你一个人占全么?
一个人,尤其是普通人,抱负太大,志向太大,未必是什么好事,吾生也有涯而欲也无涯,以有涯逐无涯,殆矣。
志向其实就是欲望,它会让一个人看不见自己的“份”,也看不见自己的“时”。要是所有的主观努力,都能让人逆天而行,那这天道也太不值钱了。
“知止而后能定”,“止”的原意是脚趾。“知止”意思就是人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,心思才会安定。
天地辽阔,为什么非要和自己较劲?